李家同:我們要有「雄三型」的產業 ....

張貼日期:2016/7/14 上午 06:18:08

李家同:我們要有「雄三型」的產業

2016-07-12 02:36 聯合報 李家同/清大榮譽教授(新竹市)

這次雄三飛彈誤射,至少讓國人知道我們有這一種很精密的武器。其實我早對雄風飛彈有一些了解,因為有一次我到大陸去演講,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節目,專門討論雄風飛彈的威力,節目中有兩位教授告訴觀眾雄風飛彈的各種性能。節目主持人是一位女士,她問的問題極為精彩。她說雄風飛彈的飛行距離很遠,到底台灣是用什麼方法算出飛行距離的?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位教授是怎麼解釋的。總之,這兩位教授都非常稱讚雄風飛彈。

要有這種精密的武器,不可能依賴外國的技術。雄風飛彈有一個最重要的特色,那就是完全自製。這種飛彈裡面一定有很多精密的零組件,包括電子和機械。這些零組件都不可能買得到,我們應該感到驕傲的是,我們的工程師克服了很多困難,造出這些零組件。

因此我呼籲我們的工業也要有這種特色,就是說我們必須要有非常精密的工業。所謂精密,就是高規格、高電壓、高頻率、低雜音、高穩定度、高精密度等等,都是努力的目標。如果產業都是很普通的,對國家是沒有什麼用的,理由很簡單,中國大陸一定也會做出這種工業產品,可是價格會便宜得多,我們無法和他們競爭。如果我們的產業是高規格的,當然就有很好的競爭力。

問題是,如何能夠有高規格的工業產品?我們不妨看看雄風飛彈。我搞不清楚雄風飛彈花了多少年才研發成功,可是絕對不可能在短期之內成功的。如果政府要求研究發展很快要有結果,雄風飛彈就做不出來了。國內有一些相當不錯的高規格產品,比方說,高電 壓的絕緣體、能量測極小電流的電子儀器、極高速而又精準的面板檢驗器等等,這些產品都花很多的時間才研發成功。

政府應該站在制高點上決定該發展哪幾個高規格的工業產品,比方說,半導體製程所需要的精密儀器、通訊工業上所需要的設備,這些產品一定要是工業界目前完全沒有辦法做出來的。但政府應 該要有政策使工業界有野心,肯投資在精密機械研發上,也有耐心花很長的時間來做這種研發工作。

政府也要鼓勵工業界以務實態度來發展技術,對每一個技術的細節都肯精益求精。不要以為某種技術是大家都熟知的,因為如果要發展非常精密的工業產品,即使一個聽起來很普通的技術也極有學問。先進國家之所以領先,就是因為他們掌握住每一個技術的細節。

如果國家有野心、決心和耐心來發展精密工業,經濟會得以改善。反之,如果沒有精密工業,我們國家的經濟不可能好到哪裡去。

我的閱讀專欄(6)兩部有關2008金融風暴的電影/李家同

我最近看了兩部有關於2008金融風暴的電影,一部叫做「The Big Short」,中文翻譯是「大賣空」,另一部叫做「Too Big to Fail」,中文翻譯是「大到不能倒」。這兩部電影都非常值得看。

我們應該從2004年開始講起,那個時候美國政府要刺激經濟,希望GDP好看,於是乎就放鬆了對房地產貸款的管制。這麽一來,很多原來不可能貸到款的人也有房子可住了。房地產這個產業的發展的確使很多人因此有工作可做,也使得與房地產有關的產業因而興盛。當時銀行胡亂貸款的名詞叫做次房貸,次房貸的確會有危險,因為很多貸款人根本沒有什麼好的收入,過一兩年銀行就收不到錢了。銀行將房屋變成法拍屋,由於房地產漲價,所以法拍屋拍賣的結果反而賺了錢,次房貸因此變成了銀行賺錢的工具。

房地產當然不會一直漲,總會崩盤,一旦崩盤,銀行就很慘,因為法拍屋也賣不掉了。可是照說這僅僅影響了美國的一些銀行,為什麼會拖垮全世界呢?這就是因為對銀行而言,這筆貸款是一個財產,所以他又將這些貸款予以包裝以後再變成另外一個債券,這個債券又可以賣出去。很多人將這種債券稱為含有毒品的債券,可是有趣的是,很多專門評估債券好壞的公司卻將這些債券給予很高的評價,害了很多的投資者。為什麼他們如此做?原因很簡單,這些評估債券的公司也在做債券買賣,所謂裁判兼球員或者球員兼裁判。美國政府一直不管這種完全不合理的情形,實在是莫名其妙。當然,事後檢察官曾經對這些公司處以巨額的罰款,但是從來沒有對他們用嚴重的罪名起訴。這些債券公司常常會宣布某某國家的公債是垃圾債券,但是一直給這些含有毒物的債券很高的評價。這些含有毒物的債券由A銀行賣給了B銀行,B銀行又再加油加醬,再設法賣給C銀行。

這次金融風暴還牽涉到保險公司,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?有一家大保險公司本來應該宣布破產的,可是美國政府決定救他。也不能怪美國政府,因為保險公司如果破產,可以想見的是有多少小老百姓會遭殃,其結果當然是可怕之至。為什麼保險公司會牽涉在內?原來他們本來保壽險等等,幾乎是穩賺不賠的,可是後來他們開始保債券不出問題,如果債券的確不出問題,他們又是大賺,可是到後來債券兵敗如山倒,保險公司賠得慘不堪言。最後美國政府紓困的金額高達850億美元,美國真是一個有錢的國家。

英國當時要維持住他們在全世界金融業的龍頭地位,因此也就大幅度地放寬對銀行的管制。一夜之間,英國也有很多銀行買了這些債券,法國當然也不例外。可是在2007年法國的BNP銀行發現不對,大量地出賣這種債券,照說全世界應該注意到了,可是大家都覺得債券不會有問題,按兵不動。

2008年3月,美國的Bear Stearns投資公司首先宣告破產,當時的美國財政部長仍然說沒有問題。接下來的是雷曼兄弟銀行,這個銀行不能垮,垮了會不堪設想,因此美國財政部長找了幾家大銀行來救,其中包含英國的Barclay、日本的三菱,還有很多其他美國的銀行。Barclay好像肯買下雷曼兄弟的一半資產,但要請示英國的首相,首相立刻拒絕。消息傳來,美國財政部長非常沮喪。有人說,他曾經悄悄地離開會場,打電話給他的太太,請他太太替他祈禱,因為他實在無計可施。但是他認為這個消息必須在股市開盤之前宣布,所以雷曼兄弟在清晨二時宣布破產。這個破產震驚全世界,從此開始了2008年的金融風暴。不知道多少銀行一夜之間都收不到錢了。

當時的美國財政部長原來不願意對私人銀行予以紓困,因為拿納稅人的錢來救濟私人銀行實在說不過去,國會也反對。可是很多人說銀行不能垮,如果大批銀行垮掉,美國的經濟會倒地而斃,所以財政部長只好求救於當時的國會。在電影上,他甚至於對一位參議員下跪請求他通過紓困法案,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事。

有一天,所有美國的幾家大銀行負責人被請去財政部開會,財政部長給每一個銀行負責人一張合約,請他們簽字,由政府買下銀行的一些的債券,如此銀行就可以有現款。這些大銀行照說從前很神氣的,現在也沒有辦法了,只好紛紛簽字。照電影上說,全部簽字接受美國政府的紓困。

美國國會開始調查這一件事,發現很多大銀行裡面的職員知道這些債券是含有毒物的,但是他們照樣設法賣給別人。有一位經紀人甚至說,反正美國總有孤兒寡婦好騙,賣給他們是很容易的事。檢察官後來要求他們賠償,賠償的金額非常之大,但是從來不對他們起訴。

這些銀行當年所遭遇到的困難全部是咎由自取,他們要賭博,應該自己負責。但是他們太大,所以可以去賭博,賭輸了,政府不能讓他們垮,會給他們紓困。這其實完全違反了自由經濟的原則,但是誰也沒有辦法,這就是那部電影「Too Big to Fail」所講的事情。

2008年的金融風暴對全世界都有可怕的負面影響,我們國家當然也不例外。我總記得我們的行政院劉兆玄院長在立法院信誓旦旦的說,我們保證所有銀行的存款,所以我們國家沒有老百姓排隊去擠兌的現象。1929年美國大不景氣,就發生全美國各個銀行被擠兌的現象,極為可怕。劉院長之所以敢這麽說,其實是因為他知道台灣的銀行是比較安全的,我們比較少做這種賭博性的投機,所以我們還算是好的。

可見得一個國家不能不管制,不能過份地自由化。現在全世界都得到了這個教訓,將來會不會再有銀行作極為不負責任的投機行為,我本人無法知道。我只希望大家也多多注意金融界的各種事情,因為金融界的行為是會影響我們普通老百姓的。試想,假如我們有錢放在雷曼兄弟銀行裡,一覺醒來,所有的錢就不見了,豈不可憐?但是雷曼兄弟的董事長卻仍然是億萬富翁,他在愛德華州的豪宅佔地71英畝,這真是一個奇怪的事件。

我們應該知道,國家不能靠刺激經濟來過活。政府的責任是要厚植國力。美國政府曾經成立了兩個單位來幫助房地產業,這就是所謂的房利美和房貸美。這兩個都是由政府在背後支持的私營公司,在金融風暴以後,這兩家公司也是由政府接管。

2008金融風暴的源頭其實是我們人類的貪婪。銀行家本來可以安安份份地賺錢,對社會以及他們本人都是好的,我們也一直都信任他們,所以我們會把錢放到銀行去,而不是放在自己的枕頭下面。可惜有很多銀行家發現這種樣子的經營方式賺得不夠多,股東會不高興,只好鋌而走險,做一些賭博性的投資,美其名為延伸性金融產品。我們普通老百姓唯一希望的就是他們不要將我們的存款拿去胡鬧,因為我們這些錢都是辛辛苦苦賺來的,我們的生活也靠這些錢。把我們的錢也賭掉了,實在對不起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