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貼日期:2025/03/14
李家同
大陸政府對記憶體產業的協助,可怕也。最嚴重的是,大陸在記憶體技術方面也慢慢地趕上了韓國。雖然現在在最尖端仍落後於韓國,但價格比較便宜,銷路很好。
在危機時期透過積極投資的「危機入市」,一方面加速縮小技術差距,另一方面則是擴大產能,而這正是讓南韓記憶體,成為今日全球霸主的核心戰略。
然而。目前此戰略很可能正被中國記憶體業者「複製」,中國對南韓記憶體產業的威脅,儼然已從未來式,變成了現在進行式。
據韓媒ET News報導,中國記憶體業者透過先進製程追趕,不斷縮小與南韓的技術差距外,同時也不斷增加資本支出擴大產能,而這正是南韓當初「危機入市」,憑藉壓倒量產能力,成功甩開日本、台灣的關鍵戰略。
TechInsights日前公布數據,稱中國DRAM龍頭長鑫存儲的資本支出,已從2018年的12.5億美元,增為2024年的72.98億美元,短短6年間翻了6倍。
2024年長鑫存儲的投資金額,甚至達SK海力士(SK Hynix)的72.9%,相比2018年僅為SK海力士投資金額的8.6%,如今已是「迎頭趕上」。
值得關注的是,長鑫存儲選擇在半導體產業低迷時,進行大規模投資,而這點也很像過去韓廠,經常採取的「危機入市」策略。
長鑫存儲2023年的投資金額,較前一年增加131.9%,達到61.43億美元。與此同時,由於半導體市場自2022年下半陷入低迷,SK海力士、美光(Micron)等,均大幅縮減投資,相形之下長鑫存儲依然能夠擴大投資與產能。
尤其長鑫存儲增加投資,恰逢美國對中國半導體制裁全面升級之際,推測長鑫存儲之所以能夠持續增加投資,背後可能與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有關。而長鑫存儲積極「逆市」擴產已開始發揮效果,憑藉著規模經濟迅速蠶食市場。
約從2024年下半開始,長鑫存儲開始發動DDR4 DRAM的價格戰,其中8Gb DDR4 DRAM的售價,硬是比競爭對手低50%左右,市佔率得以快速上升至5%。這樣的低價攻勢,傳已對三星電子(Samsung Electronics)、SK海力士的DRAM獲利能力形成負面影響。
南韓半導體業界人士表示,過去日本記憶體將主導權拱手讓給南韓,並不是因為技術競爭力不足,而是因為投資不足,相較目前中國的積極投資,南韓可能正在重蹈日本的覆轍。
TechInsights進一步預測,長鑫存儲2025年資本支出,將較2024年增加5.3%,來到76.88億美元。2025年投資可能聚焦高頻寬記憶體(HBM),據悉長鑫存儲可能計劃在2025年,於中國合肥工廠量產HBM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