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李家同】我的閱讀專欄(68)李國鼎先生寫的”經驗與信仰”

張貼日期:2022/08/30

最近,我的一位學生告訴我,李國鼎先生所寫的”經驗與信仰”非常有意義,我看了以後,也深有同感。我並不是財經專家,這本書多半講的是財經政策,我不敢評論。可是我注意到了幾點,現在和各位分享。

1. 這本書開宗明義就談到我國的工業發展,李先生認為我國工業發展是從三七五減租開始的。當時我們人口中,61%是農人,三七五減租的意思是,交給地主的租金不能超過37.5%。除了三七五減租以外,還有公地放領、耕者有其田。土地改革以後,農民的收入幾乎增加了四倍。也就是說,我國相當多人的購買力增加了。購買力增加了,我們就可能有小工廠,製造一些日常用品。所以,李先生認為土地改革是我國走向工業化的第一步。

2. 我發現當時政府的財經官員是有不同想法的。這本書中提到了財政部長徐柏園先生,他強力主張多元匯率。我無法完全搞懂多元匯率是怎麼回事,只知道根據李先生的說法,多元匯率有其好處,但不利於出口,有些官員因此主張單一匯率。當時陳誠先生因此組成了一個研究小組,小組成員最後多數主張單一匯率。政府最後採行了單一匯率。

3. 令我深受感動的是,徐柏園先生因此辭職,他認為政務官有自己的想法,如果想法不能實行,就不值得再做下去。大臣是應該如此的。

4. 書中講到外匯改革,雖然當時政府決定外匯單一化,但是並沒有立刻單一化,一開始只做了雙軌化。也就是說,匯率有兩種,其中一種是民生用品的匯率,會比較低。之所以不敢一開始就單一化,乃是因為他們要觀察政策的後遺症。半年的時間過去,物價沒有波動,政府才決定徹底單一化。

5. 李先生相當重視細節,比方說,他曾經發現一種貨物要真正銷售的話,需要繳貨物稅,如此,貨物要等到很多手續完成以後才可以銷售。李先生對此印象很深,而且認為非改不可。我們常常說,政府官員要知道民間疾苦,李先生書中的這個例子也使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6. 李先生一再地強調,要推動工業化必須注重人才。當時高中佔60%,職業學校佔40%。在李先生的努力之下,職業學校佔70%,高中佔30%,而且也有新的做法,那就是五專。五專是當時的閻振興教育部長所提出,這個做法對我國的工業發展有很大的助益。

7. 李先生非常重視分析,對任何一件事情,他都先經過分析。比方說,投資的問題,他們請人分析民間投資的步驟,也畫了流程圖,一看到流程圖,就知道難怪投資意願不高,因為步驟太複雜。流程圖是資訊系的觀念,我真沒想到李先生在當時就有流程圖的觀念。

8. 李先生曾經大力推行十年經建計劃,被人責問”推行十年計劃,難道不要反攻大陸嗎?”可見得當時政府官員中,仍然有人對於李先生如何建設國家的興趣不大,因為他們只想到反共抗俄這一套口號。

9. 書中提到國家領袖常常有一年不漲價的允諾,結果做不到。李先生也強調這種允諾是不該做的,因為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控制國外的情勢。

10. 李先生強調道德的重要性,他認為一個國家不能完全只注意經濟的發展,經濟的發展也可能使得國家陷入另一種混亂。李先生也在書中說明了他的基督徒信仰,這對他的為人處事其實是有相當正面影響的。

李國鼎先生已經是墓木已拱,但是他的回憶錄仍然是值得大家注意的。看了這本書以後,我很想告訴李先生,台灣最近的工業技術已經有相當好的進步。我所講的,不僅僅是半導體工業,我國的機械、材料、化工工業都有長足的進步,最重要的是,在台灣,絕大多數的工業都已經掌握了一些自有的關鍵性技術。這一定是李先生所高興聽到的。

在看過這本書以後,我不免有一個想法,那就是政府官員都應該看看這本書。

1. 我希望政府官員有均富的想法,當年土地改革的結果,使得很多農民的生活可以好得多。這個現象對於國家後來的發展有相當重要的影響。

2. 希望政府裡有更多的辯論和討論。這本書中談到好多問題,幾乎沒有一個對應政策是無人反對的。這種現象反而是好的。我尤其希望教育部內,對任何教育政策都有激烈的討論。

3. 希望政務官有自己的政策,如果政策不被採行,政務官應該辭職。

4. 任何重大政策應該逐步地進行,如此可以觀察是否有修正之處。

5. 希望政府官員知道很多細節,很多立意良好的政策其實是相當擾民的。

6. 希望政府知道,工業發展不能只依靠菁英份子,目前職業學校和專科學校的式微,乃是很大的錯誤。

7. 李先生一再強調分析的重要性,我當然希望政府官員也重視分析,而不能只依靠某一種理論。

8. 希望整個國家重視經濟的發展,而不要過分重視純政治的議題。

9. 希望國家領袖人物不必再做任何允諾,因為國際情勢往往是不可預知的。

10. 希望全國人民重視道德的重要性。

最後,我有一個感覺,李先生並沒有講什麼理論。他做過經濟部長,又做過財政部長。經濟部長是要花錢的,財政部長是希望預算達到平衡,不要欠債太多。但是他扮演兩種不同的角色,都做得很好。其實他是懂得分析的人,懂得分析的人會將事情發生的原因弄得非常清楚,然後根據分析的結果來做事。如果不經過分析,設計出來的政策當然會失敗。

我和李先生有過一些互動的經驗,我覺得他的特點是,雖然居高位,仍然是一個多聽多問的人。很多人說他聰明,其實是因為他會問問題,也因為他的思路合乎邏輯,所以常常會問到關鍵之處。這是很多大人物並沒有的特色。絕大多數的大人物都是相當聰明的人,聰明人總有一點驕傲,很少問別人問題,他們總認為自己什麼都懂,別人應該聽他的,他無須聽別人的。

李先生當然是個聰明人,他曾經被劍橋大學錄取,在Cavendish Laboratory做研究生。Cavendish Laboratory是相當難進去的。李先生之所以被認為是聰明人,乃是因為他身為聰明人,卻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聰明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