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李家同】經濟不是能夠拚出來的

張貼日期:2018/7/17 上午 07:12:36

我們國家有拚經濟的說法,這種說法會使老百姓以為,政府可以用某種方法在短期內使經濟變得非常好,這也是我國老百姓對政府的期望。但是,經濟絕對不可能在短期內拚得出來。

我們不妨看看好的運動員是怎麼樣培養出來的,當然他要有點天分,可是他一定會注意自己的體格是否夠好,不能夠只在花拳繡腿上下功夫;好的鋼琴家一定每天練習很久的。

有些人會想出一些方法來刺激經濟,比方說,減稅往往會使得股票大漲,也會使得GDP增加。可是這種刺激經濟的方法有點像強心針,在短期內當然是有效的,可是任何一個國家總不能一輩子都在刺激經濟。北歐有很多國家很少提到他們政府刺激經濟的辦法,美國在減稅的時候,應該知道北歐一直是高稅賦的國家,但是他們也是經濟相當好的國家。

世界上有些國家經濟非常好,也是國人羨慕的對象,這些國家有一個共同的特色,就是非常有競爭力。一旦有了競爭力,經濟自然就會好。反過來說,如果一個國家沒有競爭力,不論政客如何努力,經濟絕無變好的可能。

我們對政府的要求不是希望政府能夠拚經濟,而是希望政府能夠使我們國家有競爭力。要有競爭力,也絕對不是呼幾個口號就可以達到的。政府應該做的事是發現自己國家的弱點在哪裡,然後在此下功夫。問題是,這種做法往往不夠耀眼,因此政府就不喜歡做這種往下扎根的工作。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如果我們的國家做不出非常高級的特用化學品,這絕對不是我們能夠用人工智慧、大數據、雲端科技和物聯網這些偉大的技術來解決的。化學工程師很快就會告訴政府應該重視混合分散和分離純化,但是他們也知道這種技術聽起來是不起眼的,所以政府大概也不會有興趣。政府官員應該知道先進國家之所以能夠做出很特別的特用化學品,都是因為他們的工程師在一些基本技術上是遠遠超過我們的。

國人希望經濟變好,而且多半寄望予政府,總希望政府官員手裡有一支魔棒,一揮之下,經濟就會變好。可惜世界上沒有這種魔棒,所以國人永遠對政府失望。我們是一個民主國家,有政黨輪替,可是老百姓總覺得政府沒有將經濟搞好。我們不妨換一種思維,應該督促政府往下扎根。

在過去,往下扎根往往就是造橋鋪路、設電廠、鋪設自來水管、辦學校等等,我們在這些建設方面已經做得不錯,如果要提升國家的競爭力,要好好地在工業基礎技術上下功夫。這也是基本的建設,其重要性絕對不亞於造橋鋪路這一類的建設。如果政府能夠使我們國家有好的工業基礎技術,經濟絕對會越來越好。